第1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太原起兵的前后,由于史料经过粉饰与篡改,有太多的真相被淹没。^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李世民为了掩饰玄武门夺权的血腥,在史料中动了大量手脚。他将李渊那些看不见的隐形的努力,都视为不存在;同时又将帝国创业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推动力移植嫁接,变成自己的光荣史。李世民通过暴力手段夺得继承权后,为了光大自己权力的正统性,只好不断放大自己的功劳。他一边将李渊的功劳收入自己囊中,一边打压李渊的创业价值。一句话,他偷了自己老子的功劳。
李渊在起兵之前,长时间隐忍不发,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他不是喜欢浪费机会的人。门阀士族出身的李渊,成长经历不同于刘邦、朱元璋那样的社会底层。他们观察这个庞大帝国的视角也是不同的。在朱元璋看来,庞大的官僚体系就是一根根扎根土地的吸血管道,而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帝国流淌的每一滴血液都源自社会的最底层。他的反抗是农民阶级对权力阶层的反抗。
可是对于李渊这样的帝国权力阶层来说,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像自己的家业。′p,a¨o¨p^a?o¨z*w~w_.-c/o,m+他的所有作为都围绕着家族利益展开,他观察这个世界,采用的是一种俯瞰的视角。他不像朱元璋们,只看见抽血的管道,只看见贪婪的面孔。
如果隋王朝的基业没有摇晃到倾覆的程度,李渊是绝对不会迈出那一步的。
试想,一个七岁时就当上唐国公,天上掉馅饼似的捞到世袭爵位的人,一个有着名门望族血统和盘根错节的权力关系的人,与生俱来的荣耀是许多不是世出的名臣大将拼死拼活一辈子也得不到的。李渊七岁时就拥有了一切。一个拥有权力资源和社会利益的人,你能指望他生来就与皇帝叫板,没事就和官府对抗吗,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如果天下太平,国本稳固,李渊的人生轨迹不会有任何偏差,他的子孙也会像他一样在某个人生阶段进入帝国的官僚序列。哪怕他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再没有能力,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当时的政治或者经济领域攫取优越的地位。\s\h~e′n*n\v~f\u+.\c.o?m+
他们生来就是权力的主人,掌握着国家的政治资源,控制社会的经济命脉。中国历史上有两种人是最容易造反的:一是被权力者逼入绝境的农民,他们为了争取微小的生存空间,往往会选择铤而走险;二是在帝国利益蛋糕的重新分配中,部分受到新政压榨的既得利益者,并且利益受到损害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人的利益就是集团利益,如果这个集团处于帝国权力阶层的上方,这些人手里往往还拥有反伤害能力。
作为一个挣扎于最底层的民众,由于没有政治背景或经济背景,通常会被整个社会边缘化,甚至无法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材料。可以想象,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也就无法与拥有特权的士族门阀子弟们竞争。士族门阀的存在,使帝国的权力阶层能够轻易获取社会资源,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现象和内部的勾连关系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将一个帝国引向覆灭之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