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5.唐朝是机会主义者的果实
李渊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可历史却和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李渊在隋末各路反王中是出手最晚的那个,也是笑到了最后的那个。起兵晚并不能说明李渊对杨广的帝国有着牢不可破的忠心,也不是他没有举兵造反的能力。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一击即中的机会。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他不愿意做无谓的牺牲和浪费。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革命,每一次造反,无论是取得成功,还是遭遇失败,都付出了巨大的家族成本和社会成本。如果把造反视为一场赌博,每个造反者的成本都是巨大的。
在李渊看来,这的确是一场豪赌,既然内心已经做了选择,那就要保证最后的胜局。
太原起兵,是李渊对各种矛盾进行分析后才做出的一种策略上的选择。如果仅凭李渊没有最先起兵,就认为他最后起兵是被逼迫的无奈之举,那就大错特错了。时为太原留守的李渊,不仅拥有令人羡慕的军事潜力和经济基础,而且还控制着山西中部的广大地区。但是,他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形势下却迟迟没有起兵。难道他真的像史书描述的那样“优柔寡断”而且“昏庸无能”,只配生活在儿子李世民的阴影下吗?
显然不是,李渊是一个真正的战略高手,他不希望成为第二个杨玄感,只希望成为第一个李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决定性格,性格又会反过来影响历史。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在性格上往往有同一性,就像同一口大锅炖出来的一道菜,有一样的色香味。《新唐书》记载,当时的晋阳长姜谟曾说:“隋政乱将亡,必有圣人受之,唐公负王霸资度,其必拨乱得天下。”也就是说,隋朝早晚要走向灭亡,李渊早晚会成就中华帝国新的帝王霸业。姜谟说这句话的依据何在?他是李渊身边的人,他比我们都了解这个人。
李渊的战略体系
李渊常常望着身边的将领陷入沉思,他的鼻子明显比他们的略高一些,眼睛显得深邃一些。有人背后议论,他像关外的突厥人。尽管身边很多人和他一样长得土洋结合,可是没人认为他们是“杂种”。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