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齐王李祐刚刚伏诛,太子谋反案也随即爆发,在接踵而来的重大打击面前,李世民顿时感到心如刀绞、五内俱焚。他实在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努力,形势就越趋向当年的玄武门事件。他已经在前朝历史上找遍了所有药方,为什么还是不见效。越到后来,他越对扭转储位之争丧失信心。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始,李世民召集了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等宰辅重臣以及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的主要官员,对太子谋反案进行会审。审理结果,此案证据确凿,李承乾反形已具,罪无可赦。尽管这样的结果早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可事到临头,李世民还是感到无比心痛和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他终于可以理所当然地废掉太子了。
虽然早就有预感,但李世民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他那颗对皇权交接异常敏感的心又一次紧缩起来,脑海里浮现出一系列不祥的词汇:勾结、攀附、政变、逼宫。真是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命运成了一张中奖率极高的彩票。当李世民神情黯然地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征求意见不过是在试探朝野江湖的水有多深。
太子谋反是帝国政治中最恶劣、最敏感的事件,这种事情谁也不敢替皇帝做主。群臣们都把头匍匐得很低,他们知道,废掉培养了十七年的太子,李世民的心中一定不能平静。不过,多数大臣内心认为,这一天对李唐王朝来说不是灾难性的日子,而是一个幸运的时刻。大家心里都有一堆话要说,嘴上却一句话都不说。最后李世民借着通事舍人来济的口说出自己的决定。来济说:“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也就是说,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留他一条性命。
这样的答案当然也是李世民想要的,对于太子,他有一份内疚。平日来,他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于盛世的打造上,日理万机,几乎没有时间分给诸皇子。他所谓的重视,也只限于身边官员的密报,而官员们审视皇子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身利益。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传到皇帝耳朵里的话,真真假假让他无从把握。
随后,李世民颁下诏书,废黜太子李承乾,将其贬为庶民,囚禁在右领军府。不久后将其流放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李承乾在这边瘴之地度过了两年生不如死的岁月,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抑郁而终。
处置完李承乾,接下来就轮到他的那帮党羽了。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落得身首异处,但有两个人,李世民想要保全性命。一个是汉王李元昌,李世民打算饶他不死,无奈群臣极力反对,李世民只好将李元昌赐死于家中。另一个是侯君集。刚刚逮捕侯君集时,李世民就对他说:“朕不想看到你在公堂上遭刀笔吏的侮辱,所以亲自审问你。”但是不管李世民怎么审,侯君集就是拒不认罪。最后他的女婿贺兰楚石跳了出来,把老丈人与太子暗中勾结、策划政变的经过一五一十地揭发了,侯君集无话可说,只好低头认罪。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