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李世民念在侯君集追随自己多年,而且是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有心饶他不死,然而却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1?6_x¨i+a′o*s,h?u`o?.*c·o~m¢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好亲自到牢中见了侯君集最后一面,说:“与公长诀矣,自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言罢泣下沾襟。
押往刑场斩首的时候,侯君集不失一个沙场老将惯有的镇定与从容。他面不改色地对监刑官说:“我一误再误,终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陛下尚为秦王时,我便已侍奉左右,此后又率部西征,攻灭了两个国家(吐谷浑和高昌),乞求陛下给我留下一个儿子,以继承侯家香火。”侯君集被斩首后,李世民命人抄没了他的家产,但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只将他们流放岭南。
魏王李泰盯着那个空空荡荡的储君之位,嘴角掠过一抹深藏已久的微笑。他相信,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比他更适合成为东宫的新主人。随后的日子,他天天入宫侍奉父皇李世民,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孝顺和谦恭。
李泰的表现让李世民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此时此刻,也唯有李泰可以抚慰他这个天子兼父亲伤痕累累的心灵。¨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李泰这个孩子,自小聪明伶俐,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论起相貌来,也是器宇不凡。再加上他向来便表现得礼贤下士,相比之下,患有足疾的李承乾便显得失色不少。由他来继承帝业,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李泰是嫡次子,眼下嫡长子已经废了,由次子来继任储君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基于如此考虑,李世民终于向李泰当面承诺:准备立他为太子。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太极宫正殿里,群臣毕集,气氛严肃。皇帝李世民面色沉郁地端坐在龙椅上,左手边跪着中书侍郎岑文本、黄门侍郎刘洎等人,右手边跪着司徒长孙无忌、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他们身后是黑压压的大臣们的头。
原以为废掉李承乾,李泰继任储君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可现实远比想象复杂,朝臣们在新储君的人选上再次产生了严重分歧。他们因立场不同而分作两派:岑文本、刘洎等人力挺魏王李泰;而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则表示强烈反对,他们提出了另一个人选——晋王李治。`p-i?n?g′f/a`n+w`x`w_.!c+o`m*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意外,魏王李泰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感谢命运,还是该诅咒生活——就在朝堂上下认定他入主东宫是板上钉钉之事时,那个不起眼的晋王李治居然会从斜刺里杀出。看着这个嘴上没长毛却要和他角逐储君之位的九弟,李泰的目光中充满了怨恨、困惑和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