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帝国往事 > 第54章完结

第54章完结(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面对这一两难局面,李世民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苦恼和焦虑之中。平心而论,他一直认为晋王李治是一个好儿子,可从来没有想过将他立为太子。是这帮大臣太有想象力,还是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李治生于贞观二年,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在嫡出的三个儿子中排行老三,贞观十七年他才十六岁。这么一个年龄尚幼、不谙世事的小儿子,又怎么有资格成为大唐帝国的储君呢?而且,李治除了年纪太小外,还有一个致命缺点——他的性情过于柔弱。

从幼年起,李治就有“宽仁孝友”之名。小时候老师给他讲《孝经》,李世民问他有何读后感,当时年仅七岁的李治摇头晃脑地说出了一番对忠孝的感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也就是说,一个人讲究孝道,首先是孝顺父母,然后才能对待君王,最后才是立身。

此番见解令李世民欣喜不已,他说:“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善待我和你的那些兄弟,尽到一个君王和臣子的本分。”李世民的这个评价固然是对李治的赞赏,可同时也恰好表明——他压根就没想到有朝一日李治会成为自己的政治接班人。换言之,李治这辈子能够老老实实地侍奉父兄,当一个循规蹈矩的臣子,就是李世民对他的最高期待。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李治是三个嫡子中哭得最凄惨的,史称其“哀慕感动左右,太宗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作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李世民对李治当然是非常宠爱的。如果说,李世民对魏王李泰的“宠”是一个皇帝对后备储君的赏识和期望,那么,他对晋王李治的“宠”则是一个父亲对幼子的疼爱。

前者关乎政治,而后者关乎亲情,二者并不是一个平台上的较量。而今,让李世民放弃一贯钟爱的魏王李泰,改立性情柔弱的晋王李治,这个决定又如何下?他找了一个机会,对那些反对魏王的大臣们说:“昨天青雀(李泰的小名)扑在我怀里说,‘臣直到今日才真正成为陛下的儿子,这是臣的再生之日啊!臣有一子,等到臣死的那天,一定为陛下把他杀了,将皇位传给晋王’。天下哪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啊,朕看着他实在是心生怜惜。”

李世民在这里打了一张悲情牌,试图以此为魏王李泰争取一些同情分,但是在这场权力站队中,拥护晋王的大臣根本不吃这一套。谏议大夫褚遂良毫不客气地说:“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