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同一天,李世民传召魏王入宫。李泰意识到此行凶多吉少,但是皇帝敕命又不可违抗,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几百个随从骑兵来到永安门。守门官当即把他的随从全部拒之门外,只把魏王李泰单独带到肃章门。当天,李泰即遭软禁,暂时被扣押在北苑。
等待他的将是与废太子李承乾如出一辙的命运。在这场废立太子的风波中,李世民看到了立储问题背后的隐忧——选谁做太子,绝非人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只需要比试双方的才干学识即可分出高下。李世民已经一手奠定了大唐帝国的格局和疆域,而对于继任者来说,他的任务并非开疆拓土,而是守成,将这份基业万世不移地传承下去。
李唐王朝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英武,他不想身后再出现一个隋炀帝。
李泰的班底都是功臣子弟,他们凭借祖上的功勋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他们尤其看不顺眼的,便是在朝堂上把控实权、占据高位的一干元老重臣。选择李泰,就有可能改变李世民自贞观以来苦心经营的各项制度和政策,使得大唐朝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还算是好的情况,而最坏的情况,便是元老派和少壮派在李世民百年之后发生激烈地倾轧和内斗,使帝国的朝堂变为血雨腥风的战场,甚至有可能连江山都被他们断送。
贞观十七年四月七日,李世民亲临承天门,下诏册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同时大赦天下。随后,李世民对宰执大臣们公开表态:“朕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靠钻营而谋取。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要弃置不用,这一规定传给子孙后代,永为后代效法。而且李泰为太子,则李承乾和李治均难以保全,李治为太子,则李承乾与李泰均安然无恙。”这是一个父亲为了避免骨肉相残,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这是一个皇帝为了顾全大局,而不得不对拥立李治的大臣们所做的一次重大妥协。
在这场波谲云诡的夺嫡之争中,李承乾的铤而走险和李泰的处心积虑最终都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反而意外地促成了李治这匹政治黑马的最后胜出。
在这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中,李治的年轻、幼稚和仁厚,不但不是一种劣势,反而变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李治继任储君三天后,李世民在第一时间给他安排了一个极为可观的辅臣团队。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