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武则天的枕边风吹散了元老重臣的舍命极谏,至高无上的皇权战胜了强势的朝臣的重权。李治铁了心地要将武则天送上皇后的宝座,更重要的是借此夺回失控的皇权。其实武则天得宠的另一个原因,不外乎是高宗与长孙一派的君权与相权之争,在这时候已经达到了必须解决的临界点。
武则天的出现,为李治收复权力失地带来了巨大的决心,也带来了实现的可能性。正因为有这些政治因素,武则天的蹿升以及争宠斗争中的残酷性,才有合理的解释,才不至于仅仅是一场低俗的争风吃醋风波。
永徽四年九月以来,武则天的阵营逐步发展壮大。许敬宗成为礼部尚书,几乎被长孙无忌贬到蜀地的李义府,在紧要关头反败为胜,成为中书侍郎。此消彼长,长孙集团的几员主将相继被贬。李治已经使尽所有力量,和长孙无忌等朝廷元老重臣直接对抗,甚至将褚遂良从宫中赶了出去,今日的皇帝已今非昔比,更不是以前那个长孙无忌说一句话,就会自动退缩顺从的儿皇帝。
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满朝文武都大为惊骇。与长孙无忌一条船上的韩瑗当即入奏,高宗不听;次日,韩瑗再度劝谏,说到激动之处,还潸然泪下。高宗根本不吃这一套,让侍卫将其拉了出去。韩瑗仍不罢休,再次上疏,但不管他如何上疏,高宗根本听不进去。
韩瑗甚至在他的奏章里直接用“妲己倾覆殷之社稷,褒姒灭赫赫之宗周”这样的句子。武则天若是妲己、褒姒,那么高宗皇帝又岂能逃脱亡国之君的骂名?
以前和韩瑗共同反对为武则天专设“宸妃”的中书侍郎来济也上疏进谏:“王者之后,必慎选名门深闺淑女。以贱妾为后,将绝灭皇统,倾覆社稷……”这样的话,武则天又怎会不介意?尤其是“贱妾”那样的字眼,像一把刀子戳痛了她的心。
立后之事遭到那么多宰相的坚决反对,高宗皇帝难道真就毫无顾忌?就当时的势力和影响而言,敢和他这个皇帝公开叫板的,只有长孙无忌和李勣。长孙无忌就不用说了,李勣也是开国功臣,是顾命大臣。可眼下,他是只顾自己的命,根本顾不上别人的命。
不想错过《帝国往事》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