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诗经选读”是上大课。!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开课那一天,全年级二百多名学生,都整齐地坐在大礼堂的座位上。铃声响过,同学们起立,公木夹着皮包,急步从学生们身边走过,登上高高的讲台。傅庆升、周毓芳在《难忘的“诗经选读”》一文中回忆道:
直到这时,我们才得以在最近的距离,看到公木老师的身姿,目睹他诗人的风采。他中等身材,体态魁伟,穿一身黑棉制服,是一位中年师长。红脸膛,四方面,表情庄重而又带着慈和的笑容。选诗《召南》中的《江有汜》,是一篇短小复唱形式的歌谣。写得是一个男子心爱的女人嫁给别人了,他反复咏叹失意的忧伤的心情。诗的第三章写道:“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最后一句译作:“呜呼哀哉唱个歌吧。”讲解时,公木提到他青年时写过的一首小诗《爱的三部曲》。他吟诵了最后一节:
“爱人出嫁了,丈夫不是我。
第十章(3)
唉,抽颗烟吧!”
两诗相比,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古诗心理刻画的深刻了解。¢薪+完_夲!鉮?占+ ~首·发·回到宿舍,有的同学还高声地朗诵:“唉,抽颗烟吧!”
这是学校向正规化过渡时期,公木在课程改革方面做出的尝试和探索。这一学期,他们年级的“世界名著”课,学习了蒋锡金教授主讲的《哈姆雷特》和穆木天教授主讲的《高老头》。而这些课程的设置,正是公木力主采取的一些教学改革措施。
1951年下学期开学不久,由于学生们当时还无法知道的原因,公木被调离师大。已经开始讲授的“世界名著”课,也在中文系的课程表上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公木怎么了?
在同学们困惑不解的时候,听到传言说:开设这样的课程,是“向资产阶级旧大学看齐”,是“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是“右倾机会主义表现”等等。*x-i,n_x¨s¨c+m,s^.¢c\o′m\这种传言,是有一定根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公木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