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上世纪70年代末肖像
第四十八章(1)
第四十八章老一辈诗人该归队了1978年11月中旬到12月底,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相继召开。¢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12月25日,即三中全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在政治局会议上,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胡耀邦此前在中央党校副校长的任上发动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理论上对极左路线的清算开辟了道路。他到中宣部长任上后,文艺界回春的脚步加快了。
1979年初冬在北京召开诗歌座谈会1979年1月2日,刚刚恢复工作的文联举行迎新茶话会。甫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代表党中央向作家、艺术家发出热情的呼唤,并饶有风趣地说:林彪、“四人帮”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把全国的文艺界办成一个“管教所”,我们要砸烂这个“管教所”……党的宣传部门应该是文艺界同志们前进过程中的“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大概有这几个部门:一个是文艺“问讯处”——指出文艺的方针、路线,给文艺创作以指南;一个是“资料室”——为文艺创作提供过去和现在的资料;一个是“休息室”——歌手口渴了,有一杯凉白开喝;第四,还有个“医疗室”。~咸^鱼?看_书/惘. /首?发/假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发生了“感冒”,嗓子哑了,总要搞些清凉剂;第五,还得有个“修理室”。歌手的乐器坏了,总得需要修理修理。这后面两个就是同志们讲的文艺评论和批评。
相声艺术家侯宝林即席赋诗说,党的宣传部要做我们的“服务站”了,我诗兴大发,诌了四句打油诗:“春天又来到,鲜花需水浇。既要施肥料,也要施农药。”可是,过去“四人帮”是怎么干的呢?是:“掘之以锹,沸水大浇,枝叶尽凋,最后全烧!”
远在长春的公木虽然没有出席这次茶话会,但他的心情,相信跟侯先生一样兴奋。?j!i.n-g?w+u\x¢s-.^c′o′m/十天之后,也就是1979年1月13日,公木怀着兴奋的心情,在由《诗刊社》主持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上重新见到了胡耀邦。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各条战线的诗人、作者”。会议期间,公木见到了许多久违的老战友、老诗友。仆仆风尘,掩不住人们脸上的兴奋之情,眉边眼角,全是重见天日之后的欢欣和感慨。
报到第一天,诗人雁翼带着一些四川作者到公木所住的房间来探望,见面后大家都十分高兴——终于又可以畅所欲言了。雁翼拉着公木的手说:“你们老一辈诗人该归队了,好好带带诗歌队伍吧!”他问公木:“你现在在哪儿?”公木微笑着回答说:“我还在教书。”雁翼说:“你们过去办的文学讲习所很有成绩,当时的学员最小的也是中年了。现在应赶快恢复,继续办下去,培养接班人。” 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胡乔木、周扬到会讲话。19日上午胡耀邦到会上讲了话。诗人们也纷纷发言,表明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看法。
会上孙静轩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公木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