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袁崇焕闪亮登场(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过了些日子,皇上还是放心不下辽东的局势,便派兵部尚书孙承宗前往辽东考察。
孙承宗来到辽东,询问王在晋有什么办法抵御努尔哈赤的进攻。
其实这就是考考王再晋。
王在晋坚持在锦州附近修建一座城池,用来保护山海关,这座新建的城被称为“重城”。
他的想法是,既然山海关本身是个关口,相当重要,那就再建一座城来加固防御不就行了。
孙承宗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这方案一旦实施,就相当于直接放弃了辽东大片土地,
莫非王在晋打算蜷缩在山海关内,不敢与努尔哈赤正面交锋?”孙承宗忧心忡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后续的工作中,王在晋和袁崇焕因为抵抗努尔哈赤的策略不同,产生了矛盾。
袁崇焕始终坚持构建关宁锦防线,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孙承宗十分认可袁崇焕的战术,回朝后,他向朝廷请示,免去王在晋的辽东经略之职,改由自己兼任。
明熹宗应允,他相信孙承宗的眼光。
孙承宗走马上任,王再晋被调回朝廷。
守国土将帅一定要团结一致,孙承宗深知宁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胆启用袁崇焕守卫宁远,并协助他全力构筑关宁锦防线。
这条防线以山海关为坚实后盾,宁远为核心中坚,锦州为前沿先锋,沿线还分布着众多堡垒和据点,
彼此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且坚固无比的防御体系,成为明朝抵御后金进攻的重要屏障。
辽东事务终于安排妥当了。然而,朝堂之上的争斗却风云再起。
当时,明朝党争激烈,以东林党和阉党为首的两派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明争暗斗,不择手段。
对于熊廷弼和王化贞的处理,两派更是各怀鬼胎。
阉党首领魏忠贤一心想要保住王化贞,他企图借此机会打击东林党。
当初推荐熊廷弼的是东林党的御史,这回让魏忠贤抓住了把柄,他将广宁失陷的责任全都推到熊廷弼身上,甚至还诬陷熊廷弼贪污了百万军饷,
明熹宗不明就里,感到震惊,于是派人去抄老熊的家,结果却发现熊廷弼家中没有超出薪水的迹象。
可即便如此,魏忠贤还是不肯善罢甘休。发动阉党污蔑熊廷弼胆小怕死,
可怜熊廷弼,一心只为报效国家,却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他虽然竭力为自己辩解,却根本无济于事,最终还是被朝廷推向了刑场。
行刑那天,熊廷弼怀里紧紧揣着一本《李斯传》,刽子手问他为何看李斯传,
熊廷弼反问道,“难道我不像当初的李斯那样冤吗?”
刽子手默然无语,斩首后,熊廷弼的头颅传世九边以示警醒。
王化贞在魏忠贤力保下苟活了下来,不过日子却并不好过,最终在崇祯五年被斩首,
从广宁失陷到王化贞被处决,这期间他多活了九年。
熊廷弼作为镇辽三杰之一,他的死讯传来,让努尔哈赤兴奋不已,庆祝大明替自己除掉了心头大患。
与此同时,由于广宁的丢失,毛文龙不得不退守皮岛。
皮岛,又称东江,位于鸭绿江口以东,与朝鲜本土仅一水之隔,面积大约130平方公里。
这里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进可出兵骚扰后金后方,切断其补给线;
退可凭借海岛的天然险峻地势据守。
毛文龙在此安营扎寨,收拢辽东的难民,组建起了一支军队,成为后金背后的一根尖锐的刺,
在日后的辽东战局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