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松锦大战(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突然,皇太极指着远处一座山问范文程:“先生,不远处那座山叫什么名字?”
范文程答道:“皇上,此山为乳峰山,您远看是不是像女人的奶头呢?”
皇太极嘿嘿一笑:“你这么一说,还真挺像,范先生果然是文人骚客啊!哈哈……”君臣二人有说有笑。
突然,皇太极灵光一闪,道:“听将领说,洪承畴亲自带宁远人马出城来救锦州?”
范文程道:“有情报显示,洪承畴在10天之前就开始往锦州运输粮食,这是要和我们打持久战,这次明军储备的粮食够一年吃的。”
皇太极沉思片刻,猜透洪承畴要在塔山、杏山储藏粮食,回去后立刻命多尔衮乘黑夜偷袭明军粮仓。
多尔衮领命,带着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靠近塔山、杏山的明军粮仓。
他们避开明军巡逻队,潜入粮仓,点火烧了起来。
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明军辛苦储备的粮食瞬间化为灰烬。
皇太极接下来采取掘壕围困的战术,切断明军粮道。明军顿时陷入绝境,军心大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八位总兵各怀私心,都想着全身而退,没有形成合力对付清军。
吴三桂一心想回山海关与陈圆圆团聚,战斗打响后,他全然不顾大局,拼死杀出重围,朝着山海关方向奔去。
其他总兵也纷纷效仿,有的畏缩不前,有的擅自撤退,整个明军队伍乱作一团。
洪承畴率领剩余明军困守松山,拼死守卫等待援军到来。
明军曾多次救援,均被清军击退,松山城堡内的粮草断绝。皇太极写信劝洪承畴投降,均遭拒绝。
转眼到了1642年,双方相持近两年,松山城内断粮多日,吃完了马匹,开始吃死尸。
此时,投降后金军的明朝将领李永芳,向皇太极献了一个计策。“皇上,我与松山副将夏承德相熟,在下写一封信,劝降夏承德。不知如何?”
皇太极一听大喜:“李将军,这事就交于你去办。”
李永芳提笔沙沙点点写了一封劝降信,他还现身说法,讲述大清如何善待降将,说投降后不仅能保住性命,还会升官发财等等。
皇太极本想用箭射进城,李永芳连忙摆手说不行,这会让其他将领察觉。
“李将军,计将安出?”皇太极焦急道。
“陛下,微臣建议引夏承德出城开战,然后派士兵装扮成老百姓混进城,瞅准时机再把信交给夏承德。”
皇太极依计而行。
这计策果然成功,夏承德收到信后,心中动摇。最终贪念战胜了理智,他趁洪承畴劳累休息的时候,发动兵变,带领手下士兵将洪承畴捆了起来。
夏承德配合清军里应外合,松山随即被攻破,洪承畴被关进了囚车押回了盛京(沈阳)。
松山失陷后,皇太极加紧进攻其他两座城堡。三顺王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分别带领汉旗兵猛攻锦州外围防线。
一个月内,塔山、杏山相继失陷,这样一来锦州城成了孤城。
半月后,守锦州的祖大寿见大势已去,再次投降。
松锦之战以清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此役中,明朝在关外的精锐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锦州、松山等战略要地落入清军之手,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彻底崩塌,宁远成了一座孤城,失去了抵抗清军进攻的作用。
皇太极凭借卓越的军事战略与领导才能,为清朝入主中原清除了一大障碍。
后人评论,明末有三大战役: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和松锦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开基之战,而松锦之战则是皇太极的帝业奠定之战。
还有一说法:萨尔浒之战,清朝必兴;松锦之战,明朝必亡。此等论断,确实很有道理。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