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117章 三大贪案

第117章 三大贪案(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官员贪污这事从早就有,可以说有政权就有了贪官。*比′奇′中¨文-网, !更`辛^罪.快,乾隆初登皇位,便面临着诸多贪腐案件,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乾隆一心想要效仿祖父康熙,推行“以宽代严”的治国策略,期望借此赢得“胸怀宽广”的仁君美誉,

这一出发点本无可厚非,臣子们对此也欢呼雀跃。

然而,臣子与皇上之间的关系,犹如猫和老鼠的关系。

臣子们心中暗自盘算:既然乾隆追求仁君之名,那我们趁机谋取私利也不为过,故此,贪腐之心悄然滋生。

另外,雍正时期虽大力整顿吏治,却没有从制度上根除,反复是意料之中的事,“前腐后继”用在此恰如其分。

部分官员在雍正朝时或许慑于高压暂时收敛,待到雍正帝驾崩,乾隆继位后放松整治力度,这些官员便错误地认为形势发生变化,于是蠢蠢欲动,重操贪腐旧业。

随之,出现了乾隆初期三大贪案

第一件:山西布政使贪腐案

乾隆六年(1741 年)二月,乾隆帝收到山西地方官员呈上的奏报。

折子上详细陈述了山西布政使萨哈谅与学政喀尔钦的种种劣迹:“皇上,二人相互勾结,克扣学校食堂的伙食费用,侵吞学生的餐食定额。

还有在收购税粮时,在秤砣上暗做手脚,坑害农民,将多收的粮食据为己有(加平入己)。”

乾隆帝阅毕,怒不可遏,骂道:“给你们些许宽容,就肆意妄为,朕体谅你们工作辛劳,未作严苛要求,你们竟如此放肆,简直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随即,乾隆帝传下旨意,责令山西巡抚喀尔吉善彻查此事,并对其进行斥责:“朕听闻布政使萨哈谅操守不端,学政喀尔钦取录不公……你身为巡抚,为何对此置若罔闻?”

喀尔吉善赶忙跪地请罪,信誓旦旦表示定会查明真相。+狐*恋*文!茓- +首~发?

“……”

山西巡抚一职,类比山西省长兼省委书记,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喀尔吉善不敢有丝毫懈怠,即刻派手下前去调查。

然而,手下之人敷衍了事,也许是不愿得罪同僚,仅走了个过场,便回禀说布政使萨哈谅和学政喀尔钦并无贪腐行为。

(山西布政使相当于分管民政、财政的常务副省长,山西学政则类似于如今的教育厅厅长。都是高官)

喀尔吉善觉得如此高官,朝廷制定的各项官员守则应该背背的滚瓜烂熟,不会犯这种错误。

喀尔吉善竟被手下欺瞒,还大言不惭地向皇上汇报称并无腐败现象,甚至说是有人恶意泼脏水,

还阿谀奉承地夸赞皇上英明,官员清正廉洁等话语。

乾隆帝没等他说完,猛地一拍龙案,大声呵斥道:“无风不起浪,山西地方官员已通过密折奏明此事,你竟敢说没有!”

喀尔吉善吓得浑身颤抖,口中不停说道:“臣罪该万死,回去必定深入追查,请皇上给臣一个机会。”

乾隆帝这才稍稍消了怒气,着令刑部侍郎杨嗣璟前往山西,会同喀尔吉善一同调查此案。

在压力之下,喀尔吉善展开认真调查。

三月初二,他上报了喀尔钦在武举考试中收受贿赂等行为。

五天后,又列举出萨哈谅的六大罪状。

三月初七日,喀尔吉善正式弹劾萨哈谅,称其在征收钱粮时,私自提高“加平”比例,将本应上缴国库的钱财揣进自己腰包;

还对手下恐吓勒索,纵容家人为非作歹,甚至在当地强抢民女,买卖生员名额。_a~i_h·a?o\x/i¢a~o`s_h^u,o!..c-o\m/

乾隆皇帝得知后,怒火中烧,大骂萨哈谅贪得无厌,毫无为官之德,当即下旨严惩。

随后,再次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山西查办。毕竟涉及到高官,乾隆不得不谨慎从事。

经过各部门联合调查,最终事实清晰明了,罪证确凿无疑。

五月十七日,乾隆帝下谕将二人的家产严查并充公。

刑部等衙门商议后上奏,萨哈谅被判处斩监候,秋后处决。

最终,萨哈谅被依法处死,家产被抄没。

喀尔吉善虽因失察受到申斥,但因后续查办有功,未遭受更严厉的处罚。

此案让乾隆帝深刻认识到官场腐败的严重性,促使他开始高度重视吏治整顿。

并郑重警告其他官员,若不思悔改,必将严惩不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