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118章 苗疆之乱

第118章 苗疆之乱(2/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反而使得西南半壁江山烽火连天!如此无能之辈,怎能再委以重任?”

乾隆突然转身,目光如电,直射张廷玉,冷冷道:

“张廷玉,你可知朕为何重用鄂尔泰?改土归流之举,触动了多少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你比谁都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苗疆之乱,表面看似官逼民反,实则是旧势力的垂死挣扎!”

乾隆如此年轻,看问题却如此老道,着实难得!

言罢,乾隆转身来到龙案前,将奏折掷向张廷玉:“这些联名奏报之中,可有你张家门生的手笔?”

乾隆心中清楚,张廷玉与鄂尔泰面和心不和,朝中以张廷玉为首的汉臣形成“张党”,

以鄂尔泰为首的满人,则组成被“鄂党”。如今两人的争执,背后实则是满汉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

张廷玉心思被乾隆一眼看穿,如遭雷击,伏地颤抖道:“臣...臣绝无此意!”

乾隆背手而立,冷冷道:“鄂尔泰,即刻启程,朕委任你为平苗乱总都督,云贵川军队皆归你节制。若再无功……”

乾隆声音骤然冰冷,“提头来见!至于张廷玉……”

乾隆沉吟片刻,道:“你去礼部编纂《大清会典》,好好修书吧。”

一场纷争,在乾隆透彻分析后,各打五十大板结束,高,实在高,同时震慑了朝中两位顾命大臣。

鄂尔泰领命回到贵州,即刻调遣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6 省清军两万余人,水陆并进,对苗民起义军展开围剿。

然而,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苗民巧妙采用游击战术。

清军一到,义军便弃城回寨;待清军松懈,又寻机攻围营地,这正是敌来我走,敌疲我扰的战术。

令义军苗王包利兴奋的是,清军将领哈元生与湖广提督董芳发生了内讧,二人都想抢头功,双方相互牵制提防,致使清军围追堵截数月,竟毫无进展,战事陷入了僵局。

前方战事不利,清廷内部也陷入争论的漩涡。

鄂尔泰的政敌趁机发难,强烈反对“改土归流”,对鄂尔泰展开猛烈攻击,放弃苗疆的呼声甚嚣尘上。

张照作为弹劾鄂尔泰的急先锋,在给乾隆的奏疏中,对改土归流进行了严厉抨击,并力劝乾隆放弃苗疆的改土归流举措。

“糊涂!岂可放弃苗疆改革?”乾隆怒斥道。

此时乾隆帝虽年仅二十四岁,但态度强硬,极具政治远见。

他深知放弃苗疆的严重后果,那将使西南地区数十年的开拓之功毁于一旦,朝廷的威信也将遭受重创。

为了震慑反对改土归流派,乾隆首先拿苗疆钦差大臣张照开刀,他以“假传圣旨”的罪名,解除张照职务并将其投进了监狱,此举发出明确信号:朝廷绝无放弃苗疆之意。

为了镇压起义军,乾隆帝急调湖广总督张广泗为七省经略,总理苗疆平叛事宜。

张广泗对苗疆事务颇为熟稔,他上任后,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代剿的策略。

他集中优势兵力,改变了之前清军各自为战、互相掣肘的局面,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

苗民虽英勇顽强抗击,但因双方装备悬殊,终究难以阻挡清军的围攻。

到乾隆元年(1736 年)三月,清军已收复近 200 座苗寨,苗军首领包利被迫退入牛皮大箐。

牛皮大箐地处黔东南苗疆中心,绵延数百里,北临丹江,南接古州,西连都匀,东靠清江。

此地森林茂密,遮天蔽日,由于常年地面不见阳光,道路泥泞不堪,杂草丛生没膝难行。

张广泗为避免清军过度伤亡,采用沿山摆下鹿角围困的计策,命各军分守阵口,然后四面搜剿。

张广泗布下口袋阵,敲山震虎收缩包围圈。

仅仅一个月,包利所率领的主力便因围困而粮食耗尽,城内已经到了啃树皮的地步,看看实在无力抵抗,无奈挑白旗投降。

“投降,想得美,本帅不接受?”张广泗并未罢手,九月,他率军对苗寨展开大肆搜剿,

包围圈越来越缩小,被圈定的三万苗民惨遭屠杀,义军首领包利、红银被活捉,之后押送至京城,二人皆被凌迟处死,义军苗寨被一把火焚烧。

至此,历经一年多的苗民起义,最终被残酷镇压。

镇压苗民起义后,乾隆帝展现出成熟政治家的手腕,恩威并重,在苗疆施行新政策。

乾隆元年(1736 年)八月,他下旨“减免苗疆税赋,不许奴役苗民。”同时大力发展屯田,促进黔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此等举措,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使得苗疆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再无叛乱。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