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胡中藻诗案(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这是在讥刺自己不开门听政。
“诸公五岳诸侯渎,一百年来俯首同”:乾隆认为此句是说连山岳都是出于无奈俯首称臣,是借题诽谤朝廷。
“那是偏灾今降雨,况如平日佛灯燃”:乾隆认为这是指自己赈灾像佛灯难遇,是在讽刺朝廷的赈灾举措不力。
“其夫我父属,妻皆母道之。女君君一体,焉得漠然为”:乾隆认为此句贬低君主地位,扰乱纲常。
还查明胡中藻任主考时所出经义试题:“乾三爻不象龙说”,乾隆认为“乾”是乾隆年号,“龙”与“隆”同音,出此题是有意诋毁帝王,大逆不道。
“得了,证据收集的差不多了,收网!”乾隆下达了命令,胡中藻被关进监狱,乾隆亲自审问。
“胡中藻你可知罪?”乾隆怒斥道。
“皇上,我冤枉,这些诗都是有感而发,不存在影射朝廷之意!”老胡极力辩解。
,!
有一说一,老胡未必有含沙射影的意思,无奈乾隆要抓典型,说你是就是,不是也是,乾隆直接驳回辩解,杀无赦!
最终,胡中藻被处斩,因是鄂尔泰的学生,鄂尔泰受到了牵连,鄂尔泰虽已去世,其牌位依然被撤出贤良祠,鄂尔泰之侄鄂昌被赐自尽,
其他涉案人,其实就是鄂党成员,或被罢官,或被流放,鄂党被乾隆一举捣碎。
张廷玉看到这一切,后脊梁吓出了冷汗。我还是赶紧退休落地为安吧!
一日上朝,张廷玉跪在地上恳求:“皇上,微臣老不中用,头脑发昏整天丢二忘三,臣想把位置让出来,回家养老安享晚年,还望圣上恩准。”张廷玉磕头如捣蒜。
乾隆一脸为难样,假装挽留:“爱卿,要发挥余热,你可以不必天天上朝,一个月来几天指导工作便可。”
乾隆不想一下子显露出厌恶张廷玉。其实他巴不得老张早点滚蛋,他提拔傅恒父子,就是要取代张廷玉的位置。
乾隆不缺能臣文人,刘统勋,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相继闪亮登场,属于张廷玉的年代已然成了过去式。
乾隆之所以挽留老张,是想找茬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雍正去世前,曾遗嘱鄂尔泰和张廷玉百年后可配享太庙,这是对臣子恩赐的最高荣誉。
乾隆很小心眼,他恨二人结党营私,鄂尔泰被他清出了太庙,张廷玉岂能享受此等荣誉?
张廷玉看出了端倪,乾隆十五年,他多次要求乾隆承诺他死后配享太庙,乾隆口上不耐烦答应着:
“知道了,你放心吧,先皇给你的恩赐,我不会剥夺的”
也许是人老了犯糊涂犯唠叨,张廷玉三番五次要乾隆发誓,最后还要求乾隆写下保证书,
这一下子可把乾隆惹恼了:“我是皇帝,我给你写保证书,岂有此理!”
皇帝发怒,老张倒霉了:“张廷玉,你可以退休了,配享太庙这事你就别想了,回老家去吧!”乾隆直接发飙了。
张廷玉这回傻眼了,急忙跪下求皇上收回成见,并不断以头触地表示后悔,额头被碰的血淋淋。
人心都是肉长得,想起老张辅佐自己多年,乾隆不忍,伏身将他扶起,安慰道:“行了,回家养老去吧,先皇的遗嘱朕不会改变的。”
乾隆虽不满意张廷玉,还是给他写了一张手谕,相当于保证书。
张廷玉怀揣手谕这才安心离去。
按照礼仪程序,张廷玉得到保证后要谢恩,他多年为官应该对此了解,
回到家,义张廷玉让大儿子代劳,乾隆大怒,打算令其明日说明原因。
而张廷玉次日黎明就来拜见皇上,乾隆认为这是军机处泄漏了消息,
怀疑张廷玉的党徒通知了他,于是大怒,削去张廷玉伯爵,罢其配享。
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去世,乾隆念其辅佐三朝的功绩,最终还是遵从先帝的遗诏,下旨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张廷玉因此成为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人。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