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128章 乾隆二下江南

第128章 乾隆二下江南(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乾隆效仿祖父康熙下江南,还不止一次,与祖父一样,乾隆也来了个六下江南。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

依我看,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乾隆蹭他爷爷的流量。

康熙下江南,说是视察河工治理水患还说的过去,毕竟康熙朝江南水患不断。

经过康熙朝的不断治理,水患基本治理差不多了。

退一步说,有水患发生,乾隆带着一班文官去有什么用呢?

退一步说,即便乾隆亲临现场,你又何必动用上千艘船只,单随从就两千多人,又是侍卫,又是丫鬟婆子,为何还带上你老娘呢?

莫非又是以孝顺的名义昭示天下,如是,乾隆真会沽名钓誉。

依我看,乾隆是以治理水患为名,行旅游观光之实。

不唠叨了,说回正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十一日,乾隆帝携皇太后钮钴禄氏,及一众文武大臣,卫队和嫔妃两千多人,从京师出发,开启了乾隆帝第二次南巡。

“……”

此次南巡,乾隆帝延续了前次南巡的路线,打算在途中对各地的官吏、文化、水利工程进行系统的视察,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关怀。

出发之前,手下大臣已经规划了巡游路线,那就是经直隶、山东进入江苏、浙江等地。

南巡队伍浩浩荡荡,从京师出发渡过黄河后,沿运河南下。

二月初五,乾隆帝到达天妃闸,亲自阅视龙木,关注河道治理情况。

“天妃闸”位于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旧县东。“龙木”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设施。

它用原木扎排,上下共九层,高约一丈八尺,平面长十丈、宽一丈,用竹绳捆扎成立体结构,形状像鹿角。

当时,主要设置在清口一带(今江苏淮安码头镇)的运河与黄河、淮河交汇处,

由河道总督高斌主持建设,用以挑溜护岸。^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

其作用是挑水,保护此岸的堤坝,同时使水流冲刷彼岸的泥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月十三日,船队来到范仲淹高义园,乾隆随口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吾等都应该学习范仲淹的这种精神,乾隆很向往宋朝的富裕。

随行官员不断点头称是,乾隆上香祈祷,君臣一起凭吊这位北宋名臣,表达对其高风亮节的敬仰。

高义园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灵天路天平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旅游的好景点。(不是好景点,乾隆还不去呢。)

二月二十日,乾隆帝抵达苏州,这座江南名城以其秀丽的园林和繁华的市井引起了乾隆帝的兴趣。

此时大学士傅恒拱手道:“皇上,您不是爱吃苏州菜吗?何不微服私访尝尝美味。”乾隆点头称是。

一行人来到了大街上,乾隆依然一副翩翩公子模样。

“噫!前面有个‘好再来’酒楼,走,就去这家吧。”乾隆说着话抬腿迈进了门。

店小二屁颠屁颠跑了过来,“客官,您想吃点什么?”

傅恒迈前一步道:“咱店里招牌菜是什么?”

“这位客官,来本店不吃锅巴虾仁炖鸡汤,枉来苏州。”

乾隆一听忙道:“店家,就来两份尝一尝。”

“得了,锅巴虾仁炖鸡汤两大份。”店小二大声喊道。

后厨听到马上开始烹饪。

店小二麻利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几位客官,您稍候,马上就来。”

当菜端上桌时,锅巴金黄酥脆,浇上热汤后发出“滋滋”声响,香气扑鼻。

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询问菜名,得知尚无正式名称后,乾隆来了兴趣,大笔一挥,御赐其为“天下第一菜”。

乾隆好慕虚荣,走到哪墨宝就留在哪。?2`8_l\u`._n`e′t¢

店家这才知道真龙天子驾到,说什么也不收乾隆的饭钱。

改天,乾隆帝侍奉皇太后临视苏州织造机房,机房里的机器“踏踏踏”响个不停,通过苏州织造介绍,乾隆了解了丝绸生产情况。

皇太后高兴地说:“老身从今天才知道我穿的绸缎,原来是这样织造出来的,开了眼界,不枉此行。”

“母后,既然来苏州了,走,咱们一起游园林如何?”

“好啊!江南园林天下秀,”说罢,老太后高兴的像孩子一样。

乾隆搀扶着母后上轿,一行人游览了着名的狮子林、拙政园等园林,到了里面,老太后犹如刘姥姥上大观园,对苏州的园林景色赞不绝口。

离开苏州后,乾隆帝继续南下,到达嘉兴和石门镇,在这里他检阅了当地驻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