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乾隆二下江南(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乾隆骑在马上挥手致意,彼时,军方演奏的是宫廷乐,乾隆听到不住摇头,
唤来皇十五子永琰:“皇儿,去让军方改奏行军曲,军队要有昂扬斗志。”
乾隆带十五子南巡,就是要历练他一番。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从此以后,驻军在遇到庄严时刻,演奏行军曲成了惯例,听后让人热血沸腾。
二月二十七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到达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让乾隆帝流连忘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历大明湖行程必不可少。
择日,乾隆登观潮楼检阅福建水师,只见湖面上战船列阵,水师健儿们动作整齐划一,展示出高超的水上作战技能。
乾隆游览西湖美景,题诗作赋,尽显文人雅趣,吟诗作对乾隆不输任何一个皇上,据统计,乾隆作诗达万首。
继续南下路上,乾隆时刻不忘告诫官兵们要保持满洲八旗兵的尚武精神,力戒武备松弛。
当看到有军官外出乘轿子时,他当即下令军官外出不许坐轿,只能骑马,否则予以治罪,旨在整肃军风军纪。
乾隆一直让八旗兵保持彪悍风格,在冷兵器时代没毛病,但是在乾隆后期,西方热武器传到了中国,
乾隆还坚持骑马与砍杀,结果失去了热兵器,步枪、机关枪的替代,留下了晚清被西洋兵按在地上摩擦的隐患。
“……”
过了一村又一村,乾隆一行人时而水面上坐船,时而陆地行走,当一行人路过一村庄时,
彼时天气炎热,大家口渴难耐,乾隆抬头远望,恰好看到一片绿油油的西瓜地,马上来了精神。
“去,买几个西瓜。”乾隆吩咐侍从去买西瓜。
瓜农得知是乾隆皇帝后,亲自挑了几个西瓜献给皇上。
乾隆切开西瓜,发现瓜瓤红沙,汁水四溢,吃起来更是清甜可口,不禁连连称赞。
乾隆与瓜农交谈起来,发现瓜农虽然只是一介农夫,却谈吐不凡,对一些世事有着独到的见解。
乾隆问瓜农如何种出这么好的西瓜,瓜农详细讲述了种瓜的技巧和心得,他说种瓜如治国,一定要因地制宜。
二人还聊到了一些关于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看法,瓜农的谈吐和内涵,让乾隆大为惊讶。
乾隆吃完西瓜后,继续赶路。走了一段路后,他突然觉得瓜农的话中似乎有深意,
“呜呼呀!民间还真是卧虎藏龙之地!”乾隆越想越觉得瓜农不简单。
“不行,假如瓜农被反清复明组织收罗去,岂不是大清一隐患?”
乾隆担心瓜农对自己不利,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于是便派侍从回去,想把瓜农带回京城,或者就地把他“咔嚓”掉!
然而,当侍从返回西瓜地时,瓜农早已不见了踪影。
侍从四处寻找,只在瓜棚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皇上,老夫乃闲云野鹤,不拘一处,小人此后隐居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请皇上放心便是。”
瓜农在信中不停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瓜农,只想过平淡的生活,不愿卷入世间是非……
乾隆得知后,对瓜农的智慧和豁达更加敬佩,此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了乾隆南巡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片段。
随后,他对沿途的洪泽湖、徐州、徐家集等地进行巡查。
在徐州,他发现当地一段黄河河身狭窄,一遇涨水便有堤溃之患,
便下令将土堤改建成石堤以增强抗洪能力,同时下令地方供给受灾民众赈济,并提出以工代赈的方式,
让灾民参与修坝筑堤工作,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改善了水利设施,这就是我们实施的大基建办法。
随后,乾隆帝前往徐州,阅视河工,降旨截流漕粮,并将积欠的种子、口粮全部免去,以安抚当地百姓。
三月初三,乾隆帝一行到达江宁府(今南京),他亲身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表达对前代帝王的敬意。
四月初五船队往回返,传说乾隆绕道灵璧石产地磬云山时,结识了一位热爱书法和灵璧石的尼姑。
当晚,乾隆与尼姑兴致勃勃地攀谈书法及灵璧石的美妙之处。
尼姑还带领乾隆一行人,参观了磬云山的宋代摩崖浮雕,以及宋代挖采灵璧磐石遗留的老坑,
乾隆深深感受到灵璧磬石文化的悠久历史,临走时,欣然为尼姑庵御题“玉磬庵”。
回程中,乾隆绕道经过曲阜拜谒孔林,表达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彰显其以文治国的理念。
随后,船队继续北上,于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圆明园,至此结束了这次历时105天的南巡之旅。
乾隆第二次南巡,不仅加强了朝廷对江南地区的控制,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奇闻妙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
不想错过《清宫秘史十二章》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