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1-4(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注释】太阳中风,是表邪致病。大便不通、呕吐气逆,是体内有水饮。只有表邪解除后,才可以攻下体内水饮。仔细观察患者,如果微微汗出持续不止,发热有定时,头痛,此时若仍然恶寒,说明表证未解,还不能攻下。如果不恶寒,就表明表症已经解除。而且又出现里证未和的症状,如胃脘部痞塞坚硬胀满,牵引胁下疼痛,干呕,呼吸短促,这是水饮蓄积,无处排泄的危急症状,所以可以直接用十枣汤这种峻猛的药剂,直攻水饮的根源而不必迟疑。
【注释】伤寒表证未解,水饮停聚在胃脘部,出现呕吐气逆,这是寒邪束缚在体表,水气不能宣发外越,适宜用小青龙汤发汗解表,驱散水饮;中风表证未解,水饮停聚在胃脘部而呕吐,这是水饮阻滞在中焦,水气不能输布排泄,适宜用五苓散发散水饮并通利小便。这些都是表证未解,不可攻下里饮的病症。至于十枣汤与下篇的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这两个方剂,都是治疗水饮病兼有表里证的。十枣汤治疗头痛、发热、汗出、不恶寒,表证已解,但有胃脘部痞塞坚硬胀满疼痛,里证未和的病症,所以专门用于攻下里证。桂枝去芍药加白术茯苓汤,治疗头痛、发热、无汗,表证未解,同时兼有胃脘部胀满、轻微疼痛,里证不和的病症,所以不专门攻下里证,应当先解表。然而,它们胃脘部坚硬胀满疼痛的程度,也有轻微和严重的区别。
【集注】杜任说:十枣汤只适合身体壮实的人使用,不可轻易使用。
方有执说:“乃可攻之”以上的内容,是告诫人们不要过早地盲目攻下。从“漐漐汗出”到“短气”,是说虽然有里证的表现,但此时还不可以攻下。一直到“汗出不恶寒”,这才是承上启下,表明此时应当攻下,并给出相应的治法。
喻昌说:这种病症与结胸颇为相似,但结胸是邪气结聚在胸部,位置较高;而此病症是在心下以及胁部,位置较低。然而,都必须在表症解除后才可以攻下,这与攻下结胸的禁忌并无不同。所用药物为十枣汤,也与陷胸汤类似。因为伤寒的攻下之法,大多是为胃中实热而设,胃中实热是邪热内盛,不得不使用芒硝、大黄来荡涤实热。如今病症在胸胁而不在胃,那么荡涤肠胃的药物就不适用了,所以选取能清除胸胁间热邪、驱逐水饮的药物,作为攻下之法。
张志聪说:头痛,一般是表症。但也有属于里证的情况,比如伤寒患者五六天不大便,头痛且有热,这时要用承气汤。与本节中汗出不恶寒且头痛,表明表证已解,里有停饮,要用十枣汤的情况类似。所以,凡是遇到风寒头痛,表证未解的病症,应当仔细辨别。
程应旄说:容易让人疑惑的是,除了头痛之外,仅身有汗出这一症状,表里难以分辨。如果汗出、发热、恶寒,那么稍微有表证存在;如果汗出、发热但不恶寒,那就只从不恶寒这一点来判断病症,可知表证已解,里气被水饮之邪结聚而不调和,即便头痛也属于里邪上攻,与表证无关。
魏荔彤说:太阳经的邪气既然已经入里,似乎应该攻下。但也有邪气既不下到胸膈,也不下到肠胃,而是停留在心与胁下的情况,比起攻下结胸的部位稍低,比起攻下胃中实热的部位又稍高,这是攻下之法中的又一种情况。必须认清,同样是攻下,病症不同,方法自然有别。在太阳经与阳明经病症的交合阶段,必须分辨表里,然后再施行发汗或攻下之法。那种在里应当攻下的情况,是邪热挟裹食物导致胃中实热;而这里在里应当攻下的情况,是邪热挟裹水饮导致水饮内实。二者都必须等到病症解除后再攻下,这是相同之处。
十枣汤方
芫花(炒制)、甘遂、大戟、大枣(十枚,掰开)
以上前三味药,剂量相等,分别捣成散剂。用一升半水,先煮肥大的大枣十枚,煮至剩下八合,去掉枣核等渣滓,加入药末。身体强壮的人服用一钱匕,身体虚弱的人服用半钱匕,用温水送服,清晨空腹服用。如果服药后泻下较少,病症没有解除,第二天再服用,增加半钱匕的剂量。等到畅快地泻下后,用稀粥调养身体。
【方解】仲景治疗水饮病的方剂,各不相同,这个方剂是其中最为峻猛的。大凡水气引发疾病,有的表现为气喘,有的为咳嗽,有的为心悸,有的为噎塞,有的为呕吐,有的为泄泻,病症只在一处出现。而这里是水邪停留在体内,导致心腹、胁下痞塞胀满、坚硬疼痛,三焦升降之气阻隔,难以畅通。此时表邪已经解除,不适合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体内水饮实在强盛,又不是淡渗利水的药物所能胜任的。如果不选用驱逐水邪最为峻猛的药物,直接攻逐,那么中气难以支撑,只能束手待毙。甘遂、芫花、大戟这三味药,都味辛苦、性寒,并且毒性极强,同时使用,它们的气味相互辅助、相互配合,所以能够直接攻击水邪的巢穴,疏通水道,使水邪大量泻下,一举平定病症。然而,邪气所聚集之处,正气必然虚弱,用有毒的药物攻逐邪气,必定会损伤脾胃,如果没有平和、甘缓的药物作为主导,那么邪气虽尽,人的生命也会随之消逝。但这几味药毒性最强、药力最峻猛,人参、白术不能作为君药,甘草又与它们相反,所以选用又大又肥的十枚大枣作为君药。一方面是为了顾护脾胃,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和药物的峻猛毒性。畅快泻下之后,用稀粥调养身体,一是为了使谷气充实体内,二是为了防止邪气再次发作。这就是仲景使用有毒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既完美又妥善。糊涂的人被“甘能中满”的说法所迷惑,不敢使用,哪里懂得相互制约的道理呢!
患太阳病,外在的表症没有解除,不可以攻下。如果攻下,就违背了治疗原则。想要解除表证,适宜用桂枝汤。
【注释】这里说的太阳病外证未解,指的是桂枝汤所主治的表证没有解除。凡是表证没有解除,无论是否已经发汗,即便有可以攻下的症状,但不在急下的范畴内,都不可以攻下,攻下就违背了治疗原则。想要解除表证,仍然适宜用桂枝汤主治。
【集注】王肯堂说: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头痛、恶寒症状,就说明表症没有解除,不可以攻下。
程应旄说:如果攻下之后表证仍然没有解除,仍然应当解除表证,有相应的症状就用相应的药物,不能因为已经攻下,就认为桂枝汤不适用了。
汪琥说:“下之为逆”,逆,就是病在表却反而攻其里,从治疗方法上来说是不合理的。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