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中篇1-7(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桃核承气汤方
桃核(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暁!税!宅+ ¨首?发′
得了太阳病六七天,体表的症状还在,这时脉象却微弱且沉。按常理可能会以为会出现结胸之症,但却没有。病人出现发狂的表现,这是因为热邪郁结在下焦,少腹部应该会发硬胀满。如果小便正常通畅,那么通过下血,病就会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阳经的邪热顺着经络,在体内形成了瘀血与热邪互结的状况,这种情况适合用抵当汤来攻下瘀血。
【注释】患太阳病六七天,表证仍然存在,正常情况下脉象应当是浮大。如果脉象呈现微弱而且沉的状态,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有太阳经的表证,而内在出现类似少阴经病的脉象,这属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的病症。或者,病邪入里的话,就会出现结胸症或者脏结症。如今,既没有太阳经与少阴经兼病的症状,又没有出现结胸证或脏结证,然而病人却出现发狂的症状,由此可知,这是太阳经的邪热循着经络传变,没有结聚在上焦的卫分,而是结聚在了下焦的营分,所以少腹部应当出现硬满的症状。而小便通利,这表明是下焦有瘀血蓄积。说“下血乃愈”,意思是如果瘀血不能自行下行排出,就必须采用攻下之法,因为除了抵当汤,其他药物都不足以驱逐瘀血,使瘀血下行,这是极为恰当且不可更改的治法。
【集注】喻昌说:瘀血蓄积达到使人发狂的程度,说明热邪已经严重侵扰心神,此时桃核承气汤的药力不足以推动瘀血下行,桂枝也无法驱散这样的邪热。非得使用像“单刀直入”般药力强劲的方剂,否则必定不能攻克病邪取得疗效,所以将这个方剂命名为抵当汤。“抵”,意思是“至”,表示这是极为恰当且不可更改的良方。
张璐说:邪气结聚在胸部,就用陷胸汤来涤除水饮;邪气结聚在少腹部,就用抵当汤来驱逐瘀血。
程知说:脉象微弱且沉,表明邪气结聚在里。表证仍然存在,却没有形成结胸,这说明太阳经顺着经络传来的邪气,没有结聚在上焦,而是结聚在下焦。小便通畅,这表明是血液方面的病变,而气分没有病变。*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程应旄说:热邪结聚在气分,就会出现小便涩滞;热邪结聚在血分,就会形成瘀血蓄积。既然瘀血已经蓄积且不能流通,那么若不大量促使瘀血下行排出,疾病就无法痊愈。
抵当汤方
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熬,去头足,三十个) 大黄(去皮,破六片,三两) 核桃(去皮尖,二十个)
以上四味药,加入五升水,煎煮至剩下三升,滤去药渣,趁热服用一升。如果服药后瘀血没有下排,就再服一升。
患太阳病,出现身体发黄,脉象沉而涩滞,少腹部硬满的症状。如果此时小便不通畅,说明不是瘀血症;如果小便通畅,并且病人表现出类似发狂的状态,这就可以确定是瘀血症,应当使用抵当汤治疗。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一条,详细阐述脉象和症状,相互阐发其中的含义。患太阳病,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如果出现身体发黄、脉象大、腹部胀满、小便不利,同时伴有头部出汗的,这是湿热导致的黄疸,并非瘀血症。如今身体发黄,脉象沉结,少腹硬满,小便通畅,病人如同发狂,这就是瘀血症,而不是湿热症,所以适宜用抵当汤来攻逐瘀血。
【集注】方有执说:“谛”,是审察、确定的意思。说这样就可以确定是瘀血症,再没有疑问,必须使用抵当汤,这是提醒人们不要犹豫。
程知说:身体发黄、脉象沉结、少腹硬满,这三种症状都是下焦蓄血的表现。然而,这还与胃热导致的发黄症很相似,所以应当通过小便的情况来辨别。如果少腹满并且小便不通利,那就是无形的气分病症,属于茵陈蒿汤的适应证;如果少腹硬满并且小便通畅,那就是有形的血分病症,属于抵当汤的适应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汪琥说:按照本文所说“小便不利者”之后,仲景没有说明治法。成无己的注释说:可以用茵陈蒿汤。《伤寒补亡论》说:用五苓散。《伤寒后条辨》说:属于茵陈五苓散的适应症。这三个方剂可以选择使用。
外感伤寒,体内有热,少腹部胀满,正常情况下应该小便不通畅,现在小便反而通畅,这表明体内有瘀血,应当采用攻下之法,适宜服用抵当丸。,x/l.l¨w.x^.+c~o+m.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一条,讲述的是症状相对较轻的情况,通过相互对照来阐明其中的医理,进而斟酌合适的治疗方法。外感伤寒病,当病邪影响到营分时,体内的热邪持续存在,郁伏在营分之中。此时,营分有热,血液如果没有顺着经络妄行导致鼻出血,就会顺着经络下行,蓄积在膀胱。少腹部是膀胱所处的位置,所以会出现少腹部胀满的症状。通常来讲,如果小便不通畅,那就意味着病在卫分,是水液停聚所引发的;而现在小便反而通畅,这就说明病在营分,是有瘀血蓄积。按照治疗的原则,应当采用攻下瘀血的方法,原本适宜用抵当汤。但鉴于症状较轻,所以将抵当汤改变剂型制成丸剂,以较小的剂量,让药力缓慢地发挥作用,不可像使用抵当汤那样大量、猛烈地用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