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痉湿暍病脉症并治全篇1-2(2/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集注】方有执说:治疗湿病应当通利小便,而这里却以小便通利主死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误治导致阴阳散失消亡。
程知说:湿邪侵袭人体,阴气先受损伤,所以本经的湿证,大多采用助阳温散的方法治疗,如果随意攻下,就会导致阳虚阴盛而无法挽救。额头上汗出、微微气喘,是虚阳将要向上脱失;二便失禁,是盛阴将要向下脱失。阴阳分离,所以会死亡。
患者全身都疼痛,发热,在傍晚时分症状加剧,这种病叫做风湿。这是由于出汗时吹风,或者长期贪凉受冷所导致的。
【注释】这里所说的“病者”,指的是全身都疼痛的患者。患湿病的人全身疼痛,患风湿的人同样全身疼痛。然而湿病的疼痛,表现为身体沉重难以转侧;风湿的疼痛,则表现为轻微掣痛且不可屈伸,这是疼痛方面的区别。至于发热,湿病的发热,早晚没有明显的轻重之分;风湿的发热,则在傍晚时必定加剧。这是因为出汗时吹风,或者长期受湿,又再次感受风冷之邪所导致的。
【集注】张志聪说:出汗时吹风,就会得风湿;长期贪凉受冷,就会得寒湿。
张锡驹说:发热在傍晚时分加剧,是因为傍晚时阳气衰弱,阴气旺盛,湿为阴邪,所以在阴气旺盛的时候症状加剧。问:风湿相互搏结,全身都疼痛,按照治法应当通过发汗来解除病症,遇到天阴下雨不止,医生说此时可以发汗,但是发汗后病症却没有痊愈,这是为什么呢?答:发汗时,如果汗出过多,那么只是风邪去除了,湿气仍然留存,所以病症没有痊愈。如果治疗风湿,发汗时,只让病人微微有似要出汗的感觉,那么风邪和湿气就都会去除。
【注释】这是详细说明风湿相互搏结、全身疼痛时,不仅不能用攻下之法,即便发汗也不能不得其法。风为阳邪,湿为阴邪,风湿相互搏结,阴阳都受到邪气侵袭,所以全身都疼痛。按照治法应当通过发汗来解除病症,遇到天阴下雨不止,此时湿气旺盛,即便发汗,汗出过多而病症却不痊愈,这是因为仅仅风邪去除了,湿气还在,所以没有痊愈。因为正值湿气旺盛的时候发汗,汗出过多,这种发汗方式不当,所以病症不能解除。如果治疗风湿,一定要等到天气晴朗时发汗,只让病人微微有似要出汗的状态,那么风邪和湿气就都会去除,病症自然就会解除。
【集注】方有执说:阴雨连绵不止,那么湿气难以去除,所以更应当发汗。然而风湿本来就是因为出汗时吹风而得,那么汗出过多,必然反而使湿气更加严重,微微有似要出汗却不见汗出,这样湿气消散而风邪也会散去。这是发汗的微妙关键之处,后世的人动不动就说要大量发汗,实在是与正确的治法相差甚远。
张璐说:风湿相互搏结,按照治法应当通过发汗来解除病症,适合用桂枝加术汤,使微微出汗蒸发,表里之气调和,风湿之邪都会去除。这与湿病患者身体烦痛,可用麻黄汤加白术的道理相同。
程应旄说:湿病患者不仅不能误用攻下之法,即便发汗也不能错误发汗。风湿相互搏结这一病症,全身都疼痛,虽然稍微挟有表邪,然而其脉象不浮,终究难以大量出汗,治疗风邪同时要治疗湿气,只让病人微微有似要出汗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治法。
伤寒病过了八九天,出现风湿相互搏结的情况,身体疼痛且烦躁,不能自行转身侧躺,不呕吐也不口渴,脉象浮虚而涩,此时用桂枝附子汤主治。如果患者大便坚硬,小便通畅,就用去桂枝加白术汤主治。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内容,详细说明脉象和症状,以明确治疗方法。伤寒病已经八九天,不呕吐、不口渴,说明没有伤寒里证的表现;脉象浮虚而涩,说明没有伤寒表证的脉象。脉象浮虚,表明病在表,是虚风所致;脉涩,表明病在经络,是寒湿之邪引起。身体疼痛且烦躁属于风邪致病,不能转身侧躺属于湿邪致病,这是风湿相互搏结的病症,并非伤寒病,所以用桂枝附子汤温通发散风湿之邪,使其从体表解除。如果脉象浮实,那么就应当用麻黄加术汤,大力发散风湿之邪。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即便大便坚硬,小便通畅,也不考虑使用攻下之法,因为这不是邪热入里导致的大便坚硬,而是风邪使湿气去除后出现的大便坚硬,所以仍然用桂枝附子汤去掉桂枝,这是因为大便坚硬、小便通畅,不希望再发汗而进一步耗伤津液。加入白术,是因为身体沉重,表明湿邪在肌肉部分,用白术辅助附子驱逐肌肉中的湿气。
【集注】成无己说:烦躁是风邪所致,身体疼痛不能自行转身侧躺是湿邪所致。经典中说:风邪致病脉象浮虚。《脉经》说:脉象来势涩滞,是因为寒湿之病。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炙,去掉外皮,破开)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碎) 大枣(十二枚,掰开) 甘草(二两,炙烤)
以上五味药,加入六升水,煮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第一次服药后,患者身体如同麻痹一样,过了半天左右,再服第二次药,三次药服完,患者会有头目昏眩的感觉,不要感到奇怪。这是因为附子和白术共同作用于皮内驱逐水气,但水气还没有完全去除,所以才会这样。按照常规治法应当加桂枝四两。这原本是一个方剂的两种用法,因为大便坚硬、小便通畅所以去掉桂枝。如果大便不坚硬、小便不通畅,就应当加桂枝。附子用三枚,恐怕用量过多。身体虚弱的人和产妇,应该减少剂量服用。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