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辫不可汗病脉症篇

辫不可汗病脉症篇(1/2)

目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脉象濡软且虚弱,虚弱之象反而在关部,濡软之象反而在浮取,微象出现在寸部,涩象出现在尺部。*墈+书¢君! .更\歆\最+全+脉微表示阳气不足,脉涩表示血虚。阳气反而微弱,出现类似中风的汗出症状,却反而烦躁不安;脉涩表明血虚,会出现厥冷且畏寒。阳气微弱时发汗,会烦躁得无法入眠。

【注释】浮取无力的是濡脉,沉取无力的是弱脉。浮、中、沉三部都无力,似有似无的是微脉。脉来滞涩不流利的是涩脉。“巅”指浮取,“上”指寸部,“下”指尺部。脉濡而弱,意思是关部脉象浮濡沉弱,寸脉微,尺脉涩。阳气虚弱则寸脉微,血虚则尺脉涩。这是阳虚血少,不可发汗的脉象。阳虚会出现汗出恶寒,血虚会有心烦发热。这是阳虚血少,不可发汗的症状。如果误将此当作太阳中风而发汗,必然导致阴阳失调而两虚,就会反而烦躁不眠,厥冷且畏寒。

脉象濡软且虚弱,虚弱之象反而在关部,濡软之象反而在浮取,弦象出现在寸部,微象出现在尺部。弦脉主阳气运行异常,微脉主阴寒内盛,这是上实下虚之象,病人想要温暖,这种微弦之象属于虚证,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寒战,且不能自行恢复。

【注释】这里说的是关部脉象浮濡沉弱,寸脉弦,尺脉微。弦脉是少阳热邪的脉象,微脉是少阴寒邪的脉象,所以说是上实下虚。然而微脉和弦脉同时出现时,虚实难以确定,只有观察到病人想要温暖,可知不是表证恶寒,而是里虚寒,所以不可发汗。如果误发汗,就会使阴寒更盛而出现寒战,阳气更衰而不能自行恢复。

各种脉象呈现数动且微弱的,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导致大便困难,腹中干燥,胃燥而心烦。其表现看似与某种病症相似,但根源却不同。

【注释】一般各种病症出现数动脉象,这是邪气有余的脉象,可发汗,但如果按之微弱,这是外表看似实证而内里实际是虚证,不可发汗。若误发汗,损伤津液,就会导致腹中干燥,大便困难,胃燥而心烦。其症状与胃实热结的阳明证相似,但究其根源,实际上是因为对虚证发汗,导致津液干枯虚燥的阳明症。所以说其表现看似相似,但根源不同。

【集注】程知说:动数脉象表示有热,微弱脉象表示正虚,发汗会扰动津液,导致大便困难、腹中干燥、胃燥而心烦。*幻^想!姬\ .埂?芯·罪^全?这与阳明里热之症,虽然症状相似,但根源有虚实的不同。

张志聪说:数动是阳脉,微弱是阴脉。各种脉象出现动数微弱的情况,意思是左右三部,有的出现动数脉象但按之微弱,都不可发汗。发汗会导致津液内竭,所以大便困难;水气外泄,所以腹中干燥;火热上蒸,所以胃燥而心烦。症状相似是指发汗后出现的燥热症状相同。根源不同是指动数脉象属阳,微弱脉象属阴,有阴阳、虚实之分。

出现厥冷,脉象紧,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声音紊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声音低微不能言语。

【注释】可发汗的脉象,必然是阴阳俱紧,现在厥冷且脉紧,这是少阴经的紧脉,不是太阳经的紧脉。如果发汗,就会损伤少阴经气,从而出现声音紊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声音低微不能言语等症状。

【集注】成无己说:厥冷且脉紧,是少阴伤寒。治法应当温里,反而发汗,就会损伤少阴经气。其脉不能入肺中,沿喉咙挟舌本,所以声音紊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声音低微,言语声不能提高。

魏荔彤说:此段从厥证讨论脉象,可知阳虚禁止发汗,进而明确各种误汗的危害。厥证有冷厥、热厥、蛔厥、寒热相胜之厥等。只要见到紧脉,无论何种厥症,病都在阴分。若发汗反攻其阳,则气散血竭。舌根与肾相关,声音出于肺,声音紊乱、咽喉嘶哑,表明肺气欲绝。舌体萎软,就是舌不能正常活动。声音低微不能言语,是正气不振。这些都是因为发汗,耗散了肾肺两脏的真气。

脐右侧有动气,不可发汗,发汗就会鼻出血、口渴,心中极度烦躁,饮水就会呕吐。脐左侧有动气,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头晕,汗出不止,筋肉跳动。脐上方有动气,不可发汗,发汗就会气上冲,直达心的部位。脐下方有动气,不可发汗,发汗就会无汗,心中十分烦躁,骨节疼痛,头目眩晕,畏寒,进食就会呕吐,食物难以下咽。

【注释】动气,是指气跳动时有筑筑的感觉。+p?i?n_g+f,a¢n¢b_o~o.k!.~c_o^m,脐的上下左右,对应着四脏的位置。四脏之气,因不安于本位所以跳动。这是因为平素被外邪占据,本脏之气已经失去守持,此时全靠中州胃气主持,即便有表邪,也不可发汗,否则恐怕胃中的气液都会受损,本脏失去滋养,那么克制本脏的邪气就会一同发病。脐右侧有动气,表明肺气失于治理,心也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如果误发汗,心气就会更热,血脉沸腾,所以鼻出血、口渴、心中烦躁;肺失于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所以饮水就会呕吐。脐左侧有动气,表明肝气失于治理,肺也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如果误发汗,肝虚不能上升,所以头晕;如果汗出不止,津液不能滋养筋肉,所以筋肉跳动。脐上方有动气,表明心气失于治理,肾也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如果误发汗,心气虚,所以肾气上冲,直达心的部位。脐下方有动气,表明肾气失于治理,脾也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如果误发汗,肾水虚竭,所以骨节疼痛、畏寒无汗,心烦头晕;脾土过于干燥,不能正常运化,所以进食就会呕吐,食物难以下咽。

【集注】程知说:这里说的是有动气不可发汗。因为正气内虚,脏气失于治理,所以气跳动。动气表明里虚,所以不可发汗。

程应旄说:脏气不安于本位,所以跳动。原本就有邪气占据,本脏之气反而处于依附之间,最容易脱离经脉,所依靠的能使其稳定的,全是胃气。发汗会使胃气虚弱,那么四脏失去滋养,反而被邪气攻击,各自出现脱离经脉的表现,病症虽然因上下左右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但都是因为失去了建中(温补脾胃)的意义。

咽喉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就会吐血,气息微弱欲绝,手足厥冷,想要蜷缩而卧,不能自行温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时空穿越,位面太多现在有点忙 御兽:最终神座 风起斟鄩 我的祖传菜刀 躺平勾栏听曲,系统急了 和超算一起穿越 王者荣耀之神明纪元 魔头修仙:我有炉鼎三千 王海和他的女人 空姐背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