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1-2(1/2)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气喘症治
二味参苏饮
产后气喘是危险的症状。`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若因失血过多,血液暴脱,气随血散,需用参附汤煎服。要是败血上攻,致使面色紫黑,用二味参苏饮配合夺命散,可使病情痊愈。
【注释】产后出现气喘,这是极其危险的病症。如果是因为分娩时失血过多,营血突然枯竭,卫气失去依附,孤阳向上飞越,此时应当迅速补充阳气,使用人参、附子煎成汤剂,不定时饮用。若是由于恶露排泄不畅,败血向上攻冲于肺而引发气喘,产妇面色必定紫黑,适宜用夺命散促使瘀血下行,瘀血去除后气喘自然会平定。对于体质虚弱的产妇,可使用二味参苏饮,即把一两人参研成粉末,用二两苏木煎成的汤冲服。
浮肿症治
枳术汤、小调中汤
产后水肿分为气肿、水肿和血肿。气肿表现为身体轻浮、胀满;水肿伴有喘咳、小便短涩;血肿则皮肤像熟透的李子。气肿用枳术汤最有效,水肿宜用茯苓导水汤利水,血肿可用调中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煎汤)冲服小调经散(当归、赤芍、琥珀、麝香、细辛、肉桂、没药),以理气调血,使瘀血运行。
【注释】产后出现浮肿,是因为败血乘虚流入经络,血化为水,从而导致浮肿。然而,其中存在气肿和水肿的区别,不能不加以辨别。如果是身体轻虚浮肿,同时心胸部位胀满,这是因为平素就有水饮积聚所引发,叫做气分病,适宜使用枳术汤,即取枳实、白术煎汤服用;若出现喘咳且小便不利的症状,那就是水肿,适宜用茯苓导水汤通利小便;要是皮肤如同熟透的李子,或者全身出现青肿,这便是血分病,适宜用小调中汤进行治疗。小调中汤的做法是用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陈皮煎汤,冲服小调经散,小调经散由当归、赤芍、琥珀、麝香、细辛、肉桂心、没药组成,以此理气调畅营血,让瘀血得以运行。
(茯苓导水汤的方剂见三卷。)
发热总括
产后发热原因多样,有因内伤饮食,有因外感风寒,还有因瘀血内阻、血虚体弱、过度劳力,甚至产后三日蒸乳也会发热。若因阴虚血脱致阳气外散而发热,需仔细斟酌采用攻、补、温、凉何种治法。
【注释】产后出现发热的原因,并非只有一种。比如饮食过量,出现胸满、呕吐、厌恶食物的情况,这是伤食导致的发热;若是产后过早起身劳作,又感受了风寒,这属于外感引起的发热;要是恶露排不干净,瘀血停留在体内,就是瘀血造成的发热;如果生产时失血过多,导致阴血不足,便会出现血虚发热。?k!a^n+s!h`u~d·i/.·c¢o?m′此外,也有因为生产时用力过度,身体劳乏而发热的,以及产后第三天因蒸乳而发热的情况。应当详细分辨是实证还是虚证,依据具体情况,或是采用攻下之法,或是运用补养之法,或是用寒凉药物进行正治,或是用温热药物进行反治,关键在于临证时要仔细研究参考各种症状表现。
发热症治
加味四物汤 加味异功散 生化汤
产后发热大多源于阴血受损,一般治法是用四物汤加炮姜。若伴有头疼、恶寒的外感发热,可用四物汤加柴胡、葱白。若出现呕吐、腹胀闷,是伤食兼伤气,用异功散加山楂、神曲、厚朴、生姜;若因脾虚不化食而发热,用六君子汤。若因瘀血发热且伴有腹痛,用生化汤,其由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炮干姜组成。
【注释】产后发热,多数是因为生产时阴血突然大量受损,使得阳气失去依附,一般的治疗原则是使用四物汤加上炮姜,通过滋养阴血来引导阳气归附,这是常规治法。如果发热同时伴有头疼、怕冷的症状,属于外感发热,但不能按照伤寒病来治疗,只适宜用四物汤加上柴胡、葱白服用。要是出现呕吐、腹部胀满闷痛的情况,属于伤食;若同时伴有身体倦怠、气息乏力,就属于伤气,适宜用异功散,再添加山楂、神曲、厚朴、生姜来治疗。若因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食物而导致停食发热,适宜用六君子汤。若因瘀血内阻导致发热,必定会同时伴有腹痛症状,适宜用生化汤,其药物组成是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姜炭。
因生产用力劳乏致发热,用十全大补汤;气血两虚致发热,用八珍汤;因失血过多,血脱而出现烦躁、干渴、面赤发热,用当归补血汤有效。若因阴血突然暴脱,孤阳无依附而外越导致发热,要赶紧服用参附汤。
【注释】产后因生产过程中用力过度,身体劳乏而发热的,适宜用十全大补汤;若因气血两方面都虚弱而发热,用八珍汤;若生产时失血过多,因血脱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干口渴、面部发红发热的,适宜用当归补血汤。倘若阴血突然大量脱失,孤阳没有依附而向外浮越导致发热,要立刻服用参附汤。如果延误治疗,必定会出现大量出汗、气喘急促的症状,这表明阳气即将消亡,此时即便用药,也必然无法挽救生命了!
(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的方剂都在首卷。六君子汤、异功散、四物汤的方剂也都在首卷。)
寒热总括
寒热交替往来不断更换,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冷与热无规律出现,类似疟疾的寒热按时发作,高热的同时又怕冷。.m!y.j\s,c¢h`i\n¢a^.′c`o¨m!
【注释】产后出现的寒热症状,名称既然不同,它们对应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应当首先明确加以辨别。比如说“寒热往来”,指的是寒消退后热到来,热消退后寒又到来,如此依次交替更换。“乍寒乍热”,意思是有时寒冷有时发热,寒热发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寒热似疟”,说的是要么先出现寒症然后出现热症,要么先出现热症然后出现寒症,顺序固定不变,到了特定时间才开始发作。“壮热憎寒”,指的是身体已经处于高热状态,却又时不时地怕冷。
寒热往来是因为阴阳阻隔,时热时寒是由于营卫失调,寒热似疟是瘀血与饮食停滞共同导致,壮热憎寒则要从伴有表证来推断病因。
【注释】产后女性气血虚弱受损,阴阳不协调,就会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阴阳相互干扰,营卫不能正常调和,就会出现时而寒冷时而发热的情况;产后败血没有消散,同时饮食积滞在体内,就会出现类似疟疾发作般的寒热症状;产后出汗后又遭遇风邪侵袭,就会出现高热且怕冷的症状。体内有各种病症,自然会在体表显现出来,将这些症状辨别清楚之后,再进行治疗,病症就没有不能痊愈的。
寒热症治
产后寒热往来,若因阴阳阻隔,宜用柴胡四物各半汤;若是营卫不和导致乍寒乍热,可使用由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干姜组成的方剂。寒热似疟,若是瘀血兼夹饮食停滞所致,用生化汤加柴胡、山楂、神曲效果良好;若出现憎寒壮热,宜用更生散,其由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穗、干姜组成。
【注释】产后若阴阳不协调,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适宜服用柴胡四物汤。若是营卫不调和,出现时而寒时而热的情况,就使用增损四物汤,这个方剂的药物组成是当归、白芍、川芎、人参、甘草、干姜。若因瘀血停滞同时伴有饮食积滞,出现类似疟疾发作般的寒热症状,用生化汤加上柴胡、山楂、神曲。若产后感受风寒之邪,出现怕冷且高热的症状,适宜用更生散,该方由当归、熟地、川芎、人参、荆芥穗、干姜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更新?安装新天禧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